June 3, 2016
May 21, 2016
April 22, 2016
April 18, 2016
February 26, 2016
February 22, 2016
January 15, 2016
January 9, 2016
January 7, 2016
December 5, 2015
Recent Posts
Featured Posts
教育界燃點改革薪火
July 4, 2015
|
教育一向受社會各界重視, 然而要改變從來不易。一些最創新的改革往往由敢於行動的教育創革者在私人範圍推行新的優良模式,就像美國的飛船教育、南非的星火學校、哥倫比亞的創新學校和秘魯的伊諾學校。這些組織利用各種可用的創新優勢,本著讓人人有機會發揮所長, 因材施教和消除成績差距的理念, 把科技、創意或均衡教育模式應用在課程規劃、教學方法、課堂管理,教師培訓或家長溝通上。
帶領創革的機構
事實上, 因應二十一世紀的急速發展, 新機遇和挑戰不斷湧現,對知識、技能的需要亦不斷變化。教育是塑造下一代未來的重要過程,也必須與時並進,不斷創新。世界各地已有不少取得成效的教育創新。香港也有一群熱心的社會創業家和教育從業者組成非牟利機構「教育燃新」(Ednovators),凝聚越來越多有心的同行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創業者、商界等多方力量,重新思考教育的路向,積極創新,讓我們的教育能更切合下一代現在與未來的需要。

談到教育創新, 目前普遍的概念大致是扭轉過去課堂上純粹「老師說、學生聽」的單向填鴨方式,轉而重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看重啟發學生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自主學習能力,並認同多元評估與多元價值。然而本地學校教育仍過分重視學術表現而非均衡教育。
建構正面健康的學習文化
教育創新應涵蓋各個教育階段,例如翻轉教室,即將課堂講授的部份錄製為影片,當作作業讓學生在課外先觀看,而將有限的課堂時間用於練習或討論等互動教學。翻轉教室不只可結合數碼教學,還可延伸到教室以外,例如推動戶外教學,學習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核心能力。「教育燃新」其中一員「全智教育基金」以此為本,為小六畢業生推出看似天馬行空的「轉捩年」(Gap Year),讓他們在升中之前好好瞭解自己和放眼四周。基金會另一專案-「愛童行學園」- 提出無課室和混齡幼稚教育模式,透過在戶外活動和參觀,讓小孩自由探索,發揮創意,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
香港要發展創意工業,就需要具創意的人材。藝術教育能體現創意,因此,要著力培育本地人才。但香港一貫重商輕文的氛圍,令藝術教育依然是被邊緣化的學習範疇,尚未能與英、中、數及通識教育等核心科目看齊。「教育燃新」的創辦機構之一「奇極創作室」,在過去20年來主力推動藝術創意教育。創作室不斷開發饒有趣味的綜合藝術和設計課程, 引發孩子和青少年的創意極限, 凝聚家庭與連繫社會。隨著不斷增加的學生群組和更廣闊的服務,創作室默默燃點的創意精神,已逐步擴展至不同學校、機構和社區, 並培育出不少優秀的藝術和創意工作者。
以推動社會創業精神為主的創辦成員包括本港首個共用工作空間「好單位」(Good Lab) ,為創革者建立社群,透過學習、分享和社會實驗,推動創新意念的實踐。 「Good Lab社會創新學院」致力向民、商、官學各界推動社會創新教育和發展,培育跨界領袖,一起為社會問題共創解決方案。
另一為「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的「仁人學社」。學社率先與大專院校合作, 開辦社企教育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各類培訓和實習機會。又定期舉辦「大學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和社企家深入探討社會創新議題,讓教職員互相交流合作。學社首創全港的「社會創業者培育計劃」, 通過啟發、培訓、輔導、支援及投資,來孕育新一代的社會創業者。今年的兩項新猷計有為商界、社企和社福界而設的「精益創業於善」的創業方法,和主力培訓來自中國各地的社會創革者的「未來大學」(Future U)。
另一成員是致力培訓未來教育及社會領袖的「良師香港」, 是由一群熱心教育的年青人在2013年所創立的非牟利機構。目標為招募具熱誠和領導才能的大學畢業生, 為他們提供教學及領袖培訓, 成為「項目老師」,到本港較弱勢的基層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全職服務, 親身體驗前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困難。此項甚具前瞻性的計劃受到教育界和商界的大力支持, 紛紛為「項目老師」提供專業師訓和領導力培訓,籍此培育他們成為關懷教育和社區的明日領袖,他日能在教育或其他工作崗位上發揮影響力。
同樣由另一群有工作經驗的年青人在同年成立的Appedu則是一家科技型補習中心。他們運用嶄新手機程式,為中學生解疑答難。學生只需要把問題上載到手機程式,由大學專科生組成的導師團便會在短時間內解答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並提供適時的指導。此舉既縮短了學生舟車勞頓前往實體補習社之苦,又大大地節省了補習費用。最重要的是學生要主動提問, 而不是囫圇吞棗般硬啃標準答案。
在語文教育方面有專業的英語教育機構「達文西教育」,相信英語學習是可以自我驅動的,並能與德育培養互動。在提升兒童和青少年的英語能力之餘, 同時帶領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建立自我肯定, 培養處事的執行力、持久性和信心。
「愛苗慈善基金」本著「愛家愛孩子」的理念,積極推動家長教育及推動正向文化的項目,為家長們提供多元化的教養「秘方」及資訊,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及健全的心靈和品格, 從而促進家庭和諧。還有「尊賢會」提倡長者積極學習及開發可鍛鍊長者腦筋的手機程式。
九家創會機構涵蓋不同的教育層面,各有自己的特色,以不同的課程教授不同的學生。 大家的願景是燃點學習的動力,為未來
社會培養更多充滿創意和創業精神,富同理心和分析力強的年青一代,做好準備迎接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將於7月4日(星期六)下午一點正在灣仔會展舉行的「教育燃新」成立典禮上主講「21世紀的教育」, 歡迎關心未來教育發展的朋友出席。
查詢 : ednovators@gmail.com
作者為仁人學社副主席
Ryyy1515@gmail.com


